蒙古骑兵野战强,但是攻城他们有什么招?
成吉思汗在五征西夏战争中,不但运用蒙族骑兵擅长野战的快速机动作战原则,采取突袭、夜袭、运程奔袭、分进合围,打围歼战的惯用战法,而且大胆的尝试和摸索出了带有蒙古骑兵特点的几种独特的攻城战法。
火攻法:十三世纪初漠北蒙古正处于冷兵器时代。那时只用弓箭、长矛、标枪之类军械兵器,还没有火炮等先进的攻城武器。加之蒙古又无攻城战经验,因此,兀刺海之战,约五十余日攻不下,于是采取了火攻妙计。蒙军要求守城夏将,只要交出一千只家猫和一万只燕,作为撤军条件。当时夏将有疑问,便即时交出家猫和燕子闭城严守。成吉思汗命令士兵在家猫和燕子尾巴上绑上浸油的麻絮,点着放开,身上着火的家猫燕子,在惊恐中,飞进各自家窝,城中到处起火。蒙军乘城中大乱之际,一举破城。这是成吉思汗第一次火攻塔塔儿部村寨以后,第二次采用动物火攻的战法,而且均取得了破城之效。
诱伏(歼)法:公元1209年春,直薄中兴府外围,攻克夷门之役,采用了此法,诱敌下山,引入伏击圈。夏主为了阻止蒙军固守夏都中兴府,令嵬名令公、领兵五万,前出据守贺兰山隘,两山对持,地势险要,山间只有一条通路。夏兵居高,蒙军临下,双方对持两日之久攻不下来,于是蒙军便采取诱敌下山,设伏歼敌之法,派少数游骑,诱敌离阵,激敌下山。嵬名令公未能识破轻率领兵下山,进入埋伏圈,被蒙军生擒。这是成吉思汗用野战的诱歼战术,用于攻坚战取得初战胜利;以后多用此战术打了不少胜仗。
水攻法:蒙军攻陷克夷门后,重重包围了中兴府。夏都靠近黄河边上,沟深墙高,易守难攻。夏主死守,蒙军架云梯登城,久攻不下,后改为围困法,可是,城中粮足,守城兵民意志顽强,一时难以攻克。九月,正值大雨,河水瀑涨。成吉思汗准备采取新的高招,便召集诸将,开会商议下一步攻城之法。忽必来提议决河堤灌城之计,成吉思汗问者勒篾,你意如何?他说:“计是好计,恐怕水大,决堤后难以收拾,我以为不妨一试。哲别、速不台也都赞成。成吉思汗下令筑堤,提高水位,引水灌城;又令忽必来主持其事,要把中兴府埋葬水底。忽必来随下令百骑催动,用长索和铁钩,把河堤扯开大口,河水四溢,城民淹死无数;蒙军驻地水淹也难以立足,无法久围,因此,为了尽快与西夏议和,派遣西壁氏入城招降,夏主献女议和,蒙军退兵。
展开全文
挖穴法:古代中世纪冷兵器时代,没有现代这样攻城火器和装备。虽然,蒙军初征花刺子模时,有原始的炮兵和工程部队(工匠军),如过河搭桥,攻城则用抛石器等。但当时未使用这些武器。成吉思汗于1226年为彻底灭夏,派大将阿答赤与畏吾儿依都护合兵攻陷沙州城时,采用了挖地穴法,攻入城内,先派忽都铁木尔与昔里钤部前去招降。夏将籍刺思义伪降,设伏袭击,蒙军无备伦煌撤出城内,蒙将阿答赤几乎被俘。夏军守城抵抗蒙军,重新组织围攻不破,无奈在夜间用挖地穴之法攻入城内,里应外合全歼守敌,攻陷了沙州城。
砲攻法:]226年成吉思汗最后征灭西夏之战,亲率三个儿子,分兵二路,先后攻克了甘州、肃州,直抵贺兰山,紧迫西凉府,这时蒙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攻城器具和砲兵。西凉城纵然沟深髙垒禁不住石砲日夜猛击,经受不住久经沙场的装备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队强攻,只用十天时间被陷落。
围困法。“先扫外围、后取主城”是蒙军攻城主要战法。尤其是古代骑兵攻城的战略战术思想,尽量采取不攻自破,举城投降之法,主张智取,不取力战。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留少数兵力包围夏都中兴府,采取围而不打。自率大军几渡黄河,采取先扫外围,将其左右廂诸州城池,攻打灵州、积石州等池采取这种战法,围城打援,断敌粮援,经过长达半年之久围困的中兴府,城内军民弹尽粮绝,别无出路,夏主只好再次请降。
成吉思汗后来的攻金战争中,均采取了袭扰四周,孤立中坚,先打分散,弱小城镇,后打集中强大坚固的大城市的攻城战法。如围攻中都之战等等。在征西夏的战争中,把蒙古骑兵擅长野战转为攻城战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5寸照片尺寸解析:长度、宽度及对比说明实例一步步讲解硅胶模具制作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