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市场主体突破6000万户 同比增10.33%
原标题2013年我国市场主体突破6000万户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6062.38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0.3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78个百分点,为近5年最高。全国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13年,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50.2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7.63%。 从产业结构看,新登记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为191.58万户,占新登记企业总数的76.55%,比上年同期扩大0.52个百分点。 从区域结构看,西部地区企业、个体工商户增长速度快于东、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不断扩大。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简政放权激发经济活力 解读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 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改革力度,大批下放行政审批权,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市场主体的活力被激发 当前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增强,最重要的原因是去年以来国务院、工商总局加大了改革力度,大批下放行政审批权,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这些简政放权的“硬动作”是激发经济活力的“实招”。其结果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在降低,企业注册资本的要求在降低,创业的成本在降低,社会投资在增长,市场主体的活力被激发。 其次,这也是因为自2008年以来,国家政策就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近几年,大学生毕业后普遍面临就业困难,一部分人另辟蹊径,自我创业。 此外,之前的各项政策更能发挥综合效应,政策效果更加显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体的企业活力并没有完全呈现增长的局面,一些大的工业企业,比如钢铁等活力不足,但中小企业中的服务类企业增长得还不错。 总体来看,目前中国制造业的增速在下降,服务业的增速在上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增速在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增速在上涨。 统计数据也显示,新登记注册企业中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并且市场主体在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继续扩大。这都体现了目前经济增长总体疲软的形势下,更深层次的社会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从国际来看,外需不振导致中国的出口也在收缩,制造业增速难免有所下降。从国内来看,非贸易品需求在增长,特别是服务业的需求在上涨,而我国的服务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以个体户和小微企业为主。这就是为什么我国的GDP增速相比过去有所下降,而就业增长相比过去却是稳定或增长的。 未来,这种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将持续。 将有更多企业服务百姓 解读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新登记企业向服务业集中将是大趋势。未来,服务业将朝着生活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将有更多企业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服务 2013年,全国市场主体稳中有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但经济增长不能只凭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来判断。比如,去年传统制造业的微观实体仍面临原材料、人工成本等诸多压力,如果单纯依靠数量扩张、产能扩大,在“量”上增长的潜力已经很小;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改进管理等方式来实现发展,在“质”上有所突破更有实际意义。 可喜的是,从2013年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所处的结构看,76.55%集中在第三产业,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构。这些年,现代服务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信息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休闲健康、养老服务业等领域涌现出不少企业,规模不大,但非常有活力,也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和领域。 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第三产业一般占70%以上。尽管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不同,但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可循的。如今,我国的第三产业约占45%,还处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阶段。新登记企业向服务业集中将是大趋势。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中,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例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40%,大量企业围绕着工业和建筑业的设计、生产、流通等环节服务。以银行为例,除了近年来针对个人房贷的服务,其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企业。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将朝着生活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正需
联想K32C36 联想K32C36手机 联想手机 手机大全 3533手机世界征信评分多少才及格?普通人的征信一般都在这个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