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一课 | 瓷器纹样大揭秘:鸾凤原来是两种动物
民国版《营造法式》中的凤、鸾
从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来看,凤纹首先出现在商代的青铜器装饰中。隋唐时期的凤首瓶、凤首壶是目前发现较早出现凤纹的瓷器,这种表现局部特征的凤纹很难分辨出凤与鸾。
青釉凤头龙柄壶 唐 故宫博物院藏
在长沙窑的一件青釉铭壶上可以看到飞凤的形象,难能可贵的是,在图像的旁边还有“飞凤”二字题名,明确说明了刻画的形象是凤。目前所发现的隋唐文物中,凤的形象常见,鸾的纹饰鲜有。
长沙窑青釉“飞凤”铭壶 湖南博物院藏
宋、辽、金时期,瓷器上的鸾凤纹仍然是以表现凤为主题。宋代瓷器上的凤纹装饰逐渐增多,重点表现能体现凤鸟特色的凤头和凤尾。
吉州窑黑釉加彩飞凤纹碗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
宋 故宫博物院藏
瓷器上较多出现凤与鸾两种形象是在元代,而真正能从外形上判断凤与鸾的图案装饰也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凤的形象以尾羽来看分为三种,一种为飘带状尾羽,一种为卷草状尾羽,还有一种是孔雀翎状尾羽。
青花地拔白麟凤纹盘 元 故宫博物院藏
鸾与凤在此时开始大量同时出现在瓷器上,如元磁州窑白釉黑褐彩双凤纹罐上的鸾凤纹、元磁州窑白釉黑彩双凤纹罐。鸾凤组合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
磁州窑白釉黑褐彩双凤罐
元 首都博物院藏
磁州窑白釉黑彩双凤纹罐
元 首都博物院藏
河北保定窖藏出土的青花器物中有两件青花八棱梅瓶,一件收藏在河北博物院,一件收藏在故宫博物院。两件梅瓶都以青花拔白的做法描绘海水云龙纹,但在同样位置的鸾凤纹有所不同,能够很明显地区分凤与鸾。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棱梅瓶
元 河北博物院藏
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棱梅瓶
元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明代,鸾凤组合构图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常见的有鸾凤穿花、一鸾一凤、龙凤、龙鸾、鸾鸾、凤凤几种。明宣德青花穿花凤纹盘上就是鸾凤穿缠枝莲纹。明宣德青花团凤纹洗内底心为升鸾降凤,外壁是 10 组与盘心构图一致的团鸾凤纹。
青花穿花凤纹盘
明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团凤纹洗
明宣德 故宫博物院藏
鸾凤与龙组成图案则是明代瓷器上更为普遍的装饰,龙凤呈祥的寓意表达也更为明确。表达这种美好愿望的构图中,龙是不变的主题,在团龙凤(鸾)的样式中,鸾凤基本以散锯齿状尾羽的形象出现。
五彩龙凤纹盘 明万历 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并没有完全按照宋人《营造法式》中鸾凤形象的划分来辨别两种瑞鸟,鸾与凤处于平等的位置,并无先后、高低的分别,在器物的表现上也就不太在意孰为鸾、孰为凤了。
五彩龙凤纹提梁壶 明万历 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瓷器的制作更为精致,工艺更为讲究,尤其是在装饰上突出“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理念。清代瓷器上的鸾凤纹于明代基础上在使用频率、构图样式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不断丰富且呈现出图案化、规矩化、模式化的趋势。散锯齿状尾羽鸾的数量明显增加,占据了绝大部分,而卷草状尾羽凤和孔雀翎状尾羽凤出现的频率已经大大减少。
斗彩龙凤纹盖罐 清康熙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鸾与凤的区别越来越模糊。鸾凤的构图样式同样延续明代的做法表现,以外形轮廓为主,注重造型主要特点与特征的表达,而没有过多细节的刻画,接近于符号化的描绘。
青花双凤纹盘 清同治 首都博物馆藏
凤与鸾虽然都是瑞鸟,但两者在外形和表达的祥瑞理念方面又有一定的区别。在瓷器的鸾凤纹饰中,隋、唐、宋、金时期多为凤单独出现,鸾鲜有;元代开始,鸾、凤纹饰大量出现在瓷器上;明代鸾、凤在构图样式上丰富多样,成为古代瓷器纹饰中较成规模有系列的一个主题,同时二者形象的界限开始模糊;清代以后,二者的组合更加深入,以至于形象混同一体,产生了新的“鸾凤”形象。
来源:人美
-END-
甘肃学校体育美育
微信号 : gansutiyumeiyu
投稿邮箱:xstd_xyzj@163.com
*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甘肃学校体育美育”。转载的其他稿件(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监制:李 峰
审核:张亚群
编辑:雅 玲
感谢您的小心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电子CVT革新驾临!雅马哈海外首发2025款Aerox Alpha,全新升级亮点解析!华住会会员说明 会员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