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宗教
萨莫色雷斯岛上的胜利女神尼刻
古希腊文明是以爱琴文明(包涵了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为基础,而爱琴文明的发展又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及埃及文明有所交融,因而探讨古希腊宗教观与神学观可以缘著这条脉络来了解。另外一方面,虽然在民族学研究方面几乎没有整体希腊民族的普遍概念,但是古代希腊四支民族他们皆拥有著许多共同的信仰。
定义
编辑
古希腊人是一个宗教信仰强烈的民族,他们供奉许多的男神与女神,在欧洲历史早期具有优势原始自然神崇拜的习俗。事实上由历史语言的研究发现到古希腊人的语言中并没有所谓“宗教”(Religion)这个词,但是他们那时候使用的语文却有两个接近宗教意义的词汇:“古希腊语:Eὐσέβεια;拉丁语:Eusebeia”(英译:Piety;中译:虔诚)以及“古希腊语:θρησκεία;拉丁语:Threskeia” (英译:Cult;中译:礼拜或膜拜);然而在学术研究的立场上为方便探讨以及让人们易于了解古希腊信仰的内容,所以仍然采用“宗教”来称呼古希腊人的神灵信仰。
神学与仪式
编辑
十六世纪版画描绘了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多神信仰是古希腊宗教的神学基础;古希腊人在他们的神话中对于神祇的起源以及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做了的很多阐释。
古希腊宗教虽然没有具体的宗教典籍,但祂的中心教义是:认为大自然的山川、四季、植物、星辰、日子、湖泊、海洋、天空、大地乃至命运、技艺、七情六欲都有神祇在掌管。不过古希腊宗教的世俗性质很重,因此人们对神祇都以尊敬且祈求平安的心态来供奉神祇。
古希腊人也没有建立专门的祭司、教士阶层,因此担任宗教事务多为该城邦公民;话虽如此古希腊时代却是有巫觋的存在。还有古希腊的神祇除了职掌不同之外,神祇也有地区性、城邦性的划分;另一方面虽然当时政治上的决策会请示神明,但是古希腊的宗教通常是不直接介入政治。古希腊人祭拜神祇的方式很简单,他们会准备酒、水果、鲜花供奉在祭坛上;但是有时候仪式也可能十分血腥、相当残忍。
神话与宗教
编辑
位于雅典城的厄瑞克忒翁神庙。
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虽然文化上是同源的,但是古希腊宗教却是比古希腊神话更加贴近古希腊人们的生活层面,举凡庆典、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婚姻、生育都是与宗教结合,而古希腊神话则是偏向文学方面为主。实际的例子是有些城邦名号乃是以神祇的尊号所命名的,如著名的雅典城。
古希腊宗教后来与罗马文化融合,罗马人在基督教还没成为国教之前,深深被祂影响。然而在基督教盛行之后,因为时代因缘的关系逐渐的在心灵寄托与教化人性的任务由教会来接手。这里即可看出古希腊宗教与古希腊神话不同的差异,古希腊宗教随著罗马人统治希腊之后与罗马人结合,在罗马人改宗之后即慢慢远离西方人了;而古希腊神话则成为文学作品至今流传。虽然古希腊宗教绝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祂的精神却依然活在现代西方人们的文化与脑海中。古希腊宗教为欧洲上古时期带来了一段黄金时代的文明,早期罗马的伊特拉斯坎多神崇拜(英语:Etruscan mythology)和古希腊宗教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希腊化时代古希腊宗教也在中亚地区的希腊化城市成为重要的信仰。
神祇介绍
编辑
古希腊人的宗教是多神信仰,这些神祇乃是大自然力量的象征。他们所尊崇的神祇每一尊皆具有显明的个性并身兼著地区上保护神的神格(还有半神、英雄)存在。
塔兰托的多利亚圆柱
梅塔蓬托(英语:Metaponto)的赫拉神庙
帕埃斯图姆的雅典娜神庙
八种神格
编辑
太阳神阿波罗驾驭太阳战车。
古希腊所信仰的众神基本上可以分为八种神格:
一、原始神祇(Protogenoi),亦名为最初诞生的神。祂们是宇宙从创造到成形时代所初生而存在的神祇体系,包含:大地、海洋、天空、夜晚、白昼。
二、自然界的精灵(Nature Daimones)与仙女(Nymphai)。
三、掌管人体与情绪的神灵(Body- and mind-affecting Daimones)。
四、职司自然界力量与赐福予人们的神(Theoi)。
天空之神(Theoi Ouranioi):赫利俄斯(太阳神)、阿涅摩伊(风神)。
海神(Theoi Halioi):涅瑞伊得斯(海仙女)、特里同(Triton,海之信使)、格劳科斯(Glaukos,海神)。
冥府神(Theoi Khthonioi):泊瑟芬尼(冥府王后)、赫卡忒(冥月女神或月阴女神)。
农业之神(Theoi GeorgIikoi):普路托斯(古希腊财神)。
田园、牧人之神(Theoi Nomioi):阿里斯塔奥斯(希腊神话里的养蜂之神、牧蜂神,祂教导希腊人制作奶酪,被尊为农神)。
城市之神(Theoi Polikoi):赫斯提亚(灶神)、欧诺弥亚(司管明智法律与良好秩序的女神)。
奥林匹斯神(Theoi Olympioi):缪斯(文艺女神)、赫柏(司掌青春的女神)。
提坦神(Theoi Titanes):忒弥斯(法律和正义的女神)、克洛诺斯(提坦神之王)、普罗米修斯(祂和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了人类,祂也赋予人类文明)。
羽化神(Apotheothenai):赫拉克勒斯(大力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古希腊医神)。
五、奥林匹斯十二主神(12 Olympian Gods)。
六、星座的神灵(Consteliations)。
七、妖怪、神话生物、巨人(Monsters, Beasts, Giants)。
八、英雄(Heroi Hemitheoi)。
神圣的奥林匹斯
编辑
希腊化时代宗教或神话主题的浮雕艺术(西元前一世纪到西元一世纪),述说奥林匹斯十二主神祂们配戴象征祂们的圣物,浮雕上诸神排序由左至右分别为:赫斯提亚(左手持权杖)、荷米斯(头戴羽翼的帽子与左手拿商神杖)、阿芙萝黛蒂(覆戴头纱)、阿瑞斯(头戴钢盔与右手持长矛)、狄密特(左手持权杖与右手持一捆小麦)、赫菲斯托斯(左手握拐杖)、希拉(左手持权杖)、波塞顿(右手持三叉戟)、雅典娜(左手上停著猫头鹰与头戴钢盔、右手持长矛)、宙斯(右手持雷电与左手握拐杖)、阿提密斯(左手持弓与右肩背著箭筒)、阿波罗(左手持里拉琴);现今珍藏于沃尔特斯美术馆(英语:Walters Art Museum)(Walters Art Museum)。[4]
古希腊宗教信仰的主体是奥林匹斯教,而奥林匹斯乃希腊的神所住宫殿,此宫殿为十二主神的圣殿,祂们被希腊人敬称为奥林匹斯十二神;奥林匹斯天宫非常广大并且高过云层;事实上奥林匹斯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不在地球任何一处,祂离人们居住的世界非常遥远,祂的入口处是一座云之大门,之中即为众神殿堂。在上古时代的希腊,当时的人们将座落在色萨利东北部的奥林匹斯山视为宗教圣地──奥林匹斯的代表,因为此为希腊最高的山麓,有6000英呎,而此座山岳在古希腊时代的确是举行著酬神祭典之所,著名的古代奥林匹亚竞技大会即是发源斯地,因此属于一座圣山。
奥林匹斯十二神
编辑
主条目:奥林匹斯十二神
《众神大会》(Assemblée des Dieux)。《罗马的维吉尔》(Vergilius romanus(法语:Enluminure paléo-chrétienne))之宗教圣画,对开本234,西元五或六世纪,珍藏于梵蒂冈宗座图书馆。
今日依然矗立的阿波罗神殿圆柱。
由东侧仰视阿波罗神殿。
德尔斐圣域山顶上的竞技场一景,此处是主辨皮媞亚竞技大会的地点。罗马时代又于右侧增加石阶。
奥林匹斯十二神在西洋文献中也敬称为:Dodekatheon(希腊语:Δωδεκάθεον,δώδεκα,[5][6] dōdeka,意义为:“十二”与θεοί或为theoi,意义为:“众神”)。在古希腊宗教中,“奥林帕斯神系”和“十二神崇拜”通常是相对不同的概念。
古希腊人主要信奉的神为十二尊:[7]
排序
中文
英文
希腊文
备注
01
宙斯
Zeus
Ζεύς
诸神之王
02
希拉
Hera
Ήρα
03
波塞顿
Poseidon
Ποσειδών
04
阿波罗
Apollo
Απόλλων
05
阿提密斯
Artemis
Άρτεμις
06
阿芙萝黛蒂
Aphrodite
Αφροδίτη
07
阿瑞斯
Ares
Άρης
08
戴欧尼修斯
Dionysus
Διόνυσος
接替赫斯提亚
09
赫菲斯托斯
Hephaestus
Ήφαιστος
10
雅典娜
Athena
Αθηνά
11
荷米斯
Hermes
Ερμής
12
狄密特
Demeter
Δήμητρα
13
赫斯提亚
Hestia
Εστία
由戴欧尼修斯替任
14
黑帝斯
Hades
ᾍιδης
这些神祇都是与古希腊人生活起居息息相关,像是天后希拉是掌管著婚姻和生育,捍卫家庭;祂是妇女的庇护者、孕产妇的救助者。赫斯提亚掌管著家庭中的炉灶,是家宅的保护神。狄密特掌管著农业与丰收。
三大神
编辑
在古希腊宗教之中有三大的神学观念,古希腊所谓的三大神是宙斯、波赛顿、黑帝斯;另一方面也有三相女神的神学观念。
城邦政治与神祇信仰
编辑
古希腊宗教普及于以希腊半岛为中心的环爱琴海与黑海部分延线一带;还有像是大希腊[8]、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散布于地中海西部沿岸的殖民地,像是著名的马西利亚这些地区都有古希腊的宗教信仰。
古希腊的神祇除了具有超越人类的力量之外,还可以长生不老并拥有长久的寿命,还有让人类无法看见的能力。这些神祇影响著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有趣的是每个希腊城邦所供奉的神祇、宗教仪式都不同。奥林匹斯和尼米亚虽然是众神之王宙斯主要的信仰中心,但是其他许多希腊的小城邦同样是供奉著宙斯神;值得一提的是宙斯神信奉事实上是普及于全希腊文明区,可以这么说在古希腊宗教的范畴里天帝宙斯被奉为信仰地主尊,由于祂同时也为雨神雷神、统治之神以及文明之神,所以祂的圣殿是建立在山顶上,也因此古希腊的人们会在此向上苍祈雨,希腊北方的多多那[9]则是人们向宙斯祈求神谕之所。德尔斐(也是祈求神谕之所)、提洛斯则是供奉阿波罗神。雅典供奉雅典娜女神、斯巴达供奉阿提密斯女神,科林斯则有一个专门祭祀阿芙罗黛蒂女神的中心、基西拉岛同样也是供奉阿芙萝黛蒂女神。阿古斯供奉希拉女神。凯里尼山(英语:Mount Kyllini)则供奉荷米斯神。底比斯供奉戴欧尼修斯。利姆诺斯岛则供奉赫菲斯托斯神。
位于厄琉息斯地区则是以供奉两位密切相关的神祇:狄密特与祂的女儿冥府王后泊瑟芬尼为祂们膜拜场所。古希腊人每当要出海航行一定会先祭祀波塞顿,祈求航海顺利平安。波塞顿信仰的层面也相当广泛,半岛沿岸、有人居住的岛屿都有波塞顿神殿。
另外,因为古希腊人是非常入世的民族,因此他们对于冥王黑帝斯是敬而远之,古希腊人对祂的著墨并不多。更早期的神祇如:克罗诺斯、盖亚都是古希腊人的供奉对象。
来世观
编辑
参见:俄耳甫斯教、轮回 (古希腊)、冥界 (古希腊)、至福乐土和希腊英雄崇拜
一幅镶嵌画描述英雄赫拉克勒斯牵著刻耳柏洛斯,刻耳柏洛斯是三头犬,神话中记载它是冥府的守卫者。
古希腊人相信人死后会通往冥界(或阴间)。通常而论,除非在正式且合乎体统的葬礼仪式完成之后,否则死者的灵魂绝不会抵达冥界,便因此会作为幽灵般常常在阳间(英语:Upper World (Greek))萦绕飘荡著。冥界有各种不同的景象,并且会随著时间的推移冥界观点也跟著改变。
冥界的广为人知的地区就是冥府(Hades)。此处完全由一尊神统辖,祂乃宙斯的兄弟,名为黑帝斯,祂的领域原本称之为‘幽冥境界、黑帝斯之处、冥府之处’('the place of Hades')。另一个领域,称之为地狱,那里是遭受惩戒者所必须到达之处,是一个非常痛苦并且乃为刑罚的空间。第三个领域,至福乐土(Elysium,希腊神话中的乐园、乐土之义,也意译为至福之境,音译为埃律西昂、伊利西昂或伊利西恩。),是一处愉悦祥和的空间,那里是品德高洁者死后以及被传授加入秘密宗教仪式(mystery cults)者被表明他们是可以到此居住的。在早期的迈锡尼宗教观里所有的死者将会到达冥府,像早期的犹太教宗教观所有的死者会到阴间(英语:Sheol)一样。《奥德赛》第11卷中当奥德修斯拜访冥府时,阿喀琉斯告诉奥德修斯说他宁可在地面上做一个农奴也不愿意当冥府之王。秘密宗教仪式兴起在古风时期能够引导人们向不同空间上去发展比如地狱或是至福乐土。
一些人,如阿喀琉斯、阿尔克墨涅、安菲阿拉俄斯、伽倪墨得斯、伊诺、墨利克特斯(英语:Melicertes)、墨涅拉俄斯、佩琉斯,以及更多参战于特洛伊与底比斯战役的英雄,被认为无论是在至福乐土、神佑群屿(英语:Fortunate Isles)(the Islands of the Blessed)、天堂、大洋,或是完全直接在这冥界,他们已拥有不朽的身体并且伴随著永恒的生命。在古希腊源流里可以发现到很多如此的信仰,像是从荷马还有 赫西俄德。这个信仰坚定维持到基督教时代。对于多数人而言在死的那瞬间是存在的,然而,没有任何的期望只是仍然存在著无形的灵魂。[10]
有些希腊伟人,比如哲人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仍然信奉著转世观,虽然他们是仅仅认同转世观的少数人,但是不可否认这个观念在古希腊哲学是存在的。相反的,伊比鸠鲁却是如此的教授著灵魂是由简单的原子构成在死后即消散,所以在死后灵魂即不存在。他说:“死和我们没有关系,因为只要我们存在一天,死就不会来临,而死来临时,我们也不再存在了。”伊壁鸠鲁认为对死的恐惧是非理性的。因为人们自身对死认识是对死本身的无知。
伊壁鸠鲁的学说并没有发展出科学的传统,但它自由思维的态度和反对迷信的实践,一直得到罗马帝国早期一些上层阶级成员的尊敬。而在今天,伊比鸠鲁的形容词形式──“Epicurean”──这个词已经具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追求享乐的人们。
教派
编辑
虽然古希腊宗教是一个古希腊人的生活化自然神信仰,比较没有具体的宗教组织,但是后面发展的秘密宗教则有教派之分,而且古希腊宗教的有些教派甚至相当神秘,许多内容是不可让外人得知的,因为这必须经过启蒙仪式才准许告知信徒。教派大致上有以下五种类型:
1.奥林匹斯信仰崇拜;这个教派是古希腊人的主要信仰。(该信仰并不属于秘密宗教,且更非教派,严格而言与中国民间信仰相同)
2.戴欧尼修斯信仰崇拜[11]:
俄耳甫斯教派;
毕达哥拉斯教派。
3.厄琉息斯秘仪。
4.克托尼俄斯教派。
5.德尔斐教派。(该信仰主要是以神谕闻名于世,由斯托拜乌斯纪录而保存于后世147条德尔斐箴言可以从中了解德尔斐的道德精神)
手机做饭的app软件排行榜TOP10推荐桃花汛 精彩阅读 寒菽 小说txt下载 阿汛与楚汛与季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