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科普】人体十二募穴

2025-11-15 06:11:44

1、中府——肺经募穴

定位: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

此穴有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的功能。

艾灸此穴可调: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

配伍:咳嗽:配尺泽;肩痛:配肩髎。

2、天枢——大肠经募穴

天枢穴,出自《灵枢·骨度》,别名长溪,大肠募,入通大肠气、谷门。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

定位:位于脐旁两寸,恰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

有调大肠,健脾胃,消食滞,活气血的功效。临床中用于肠胃疾病的调治。

艾灸此穴可调: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癥瘕。

配伍:腹胀肠鸣:配足三里;绕脐痛:配气海;便秘、泄泻:配上巨虚,下巨虚。

3、中脘——胃经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中脘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任脉,为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八会穴之一,腑之会穴,任脉与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经交会穴,入通六腑和胃气。是调治一切脾胃之疾和各种慢性病、腑病之常用要穴。

艾灸此穴可调:胃痛,腹胀,呕吐,翻胃,吞酸,黄疸,癫狂。

4、章门——脾经募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章门穴为足厥阴肝经经穴,脾之募穴;脏会,足厥阴、少阳经交会穴。

五脏之气汇聚于章门,六腑之气汇聚于中脘,故而章门穴和中脘穴分别擅长调治脏病和腑病。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本穴为脾的募穴,脏之会,是脾的经气结聚之处,具有健脾和胃、调中补虚、益气养血之功。

艾灸此穴可调:腹胀,泄泻,胁痛,痞块。

5、巨阙——心经募穴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上6寸。

巨阙穴,出《脉经》,属任脉,心之募穴,入通心气。

巨者,巨大也;阙者,门户、关道也,属任脉也是心经的募穴,对心脏功能有调节作用。

艾灸此穴可调: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呕吐,吞酸,癫痫狂。

6、关元——小肠经募穴

关元,经穴名,出《灵枢·寒热病》。别名三结交、下纪、次门、丹田、大中极。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的募穴,入通小肠之气。

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位于脐中下3寸,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

艾灸此穴可调:遗尿,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萎,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

7、中极——膀胱经募穴

中极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入通膀胱之气。属任脉。

位于脐中下4寸,人体上下左右的中心,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是身体的腹地,中极穴主调理内在不通的疾患。

艾灸此穴可调:小便不利,遗溺不禁,阳痿,遗精,疝气,月经不调,带下,崩漏,阴挺。

8、京门——肾经募穴

在侧腰部,章门后1.8寸,当第十二肋骨游离端的下方。

京门,经穴名,出《脉经》。别名气府、气俞。属足少阳胆经,肾之募穴,入通肾气。

本穴为肾之募穴,主治水道不利,为益肾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门户,故名。

艾灸此穴可调:肠鸣,泄泻,腹胀,腰胁痛,小便不利。

9、膻中——心包经募穴

膻中穴是人体的穴位,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位居胸部,为气之会穴,为心包募穴,入通心包之气,膻中出自于《灵枢·经脉》。

心为人身之君主,《灵枢·邪客》日:“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艾灸此穴可调:咳嗽,气喘,胸痛,心悸,产妇少乳,噎嗝,呕吐。

10、石门——三焦经募穴

石门穴,任脉腧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2寸。

石门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石门是三焦经的募穴,入通三焦之气。属任脉。石门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水湿在此再一次冷缩。

艾灸此穴可调:腹胀,腹痛,绕脐疼痛,泄利,疝气,水肿,小便不利,带下,崩漏。

11、日月——胆经募穴

日月穴位于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第7肋间隙中。

足少阳胆经腧穴,出自于《脉经》,别名神光。入通胆气。日月。日,太阳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

现代常用于调治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艾灸此穴可调:黄疸,呕吐,吞酸,呃逆、胁痛等。

12、期门——肝经募穴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期门,经穴名,出《伤寒杂病论》,通肝之气脉,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期,期望、约会之意。门,出入的门户。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

艾灸此穴可调: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泄泻,饥不欲食,胸中热, 咳喘,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募穴歌诀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肽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穴是包络募,从阴引阳是妙诀。

【白话解】大肠的募穴是天枢,肺的募穴是中府,小肠的募穴是关元,心的募穴是巨阙,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京门是肾的募穴。肝的募穴是期门,胆的募穴是日月,胃的募穴是中脘,脾的募穴是章门,石门是三焦的募穴,膻中是心包的募穴。使用募穴治病,能够从阴引阳,祛除病邪。

内容来源: 爱上学医微信公众号

整理编辑: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社

通讯员:秦沙沙 孙磊 王晶晶 董伟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非酋是什么梗?
西汉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