鰹魚四季都有 滋味大不同
2025-07-31 13:30:26
2010/11/22 06:00
記者游太郎/特稿
鰹魚屬鯖魚科,台灣俗稱「煙仔魚」或「炸彈魚」,屬大洋洄游性魚類,喜棲息於攝氏十九至三十度的水層,以小型海洋生物如小魚、魷魚、蝦、蟹幼蟲等為食,體型最大可長達一公尺,由菲律賓東方海域出發,產卵及索餌洄游,一支循黑潮主流北上,一支循支流進入台灣南部海域。
花蓮地區鰹魚三月份至初夏是盛產期,主要是花蓮海域出現大量孵化的小魚,吸引牠們前來掠食,且以成群的方式出現,漁民捕獲的數量相當可觀,價格也因此相對便宜,雖然油脂不算多,但仍可用來做生魚片,燒烤、煎及煮湯均適合,一尾魚至少可三吃,不少老饕會把握時間,享受美味的鰹魚大餐。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五至七月鰹魚身上的油脂適中,吃起來較為清淡,一般多加工製作柴魚,主要是油脂太多反而腥味太重,在市面上賣不到好價錢,正是製作柴魚的最佳季節。
入秋後的「洄游鰹」因為身上富含大量油脂,不論是生魚片或煎、烤等料理,口感格外肥美、濃郁,不過鰹魚必須當天趁新鮮食用,否則腥味相當重,購買時必須特別注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CF黑武士多少钱 CFAK47黑武士价格详解(觉醒后会变样么)【小红书直播要实名认证】详解:为什么、怎么办、需要哪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