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南昌,为何就那么“难”昌?

2025-08-07 18:45:08

剖析南昌这座城市的发展

让我们来看看

南昌是否真的“难”昌了

南昌怎样才能走出“经济洼地”

南昌的过去,藏在尘封的岁月里

南昌古称“豫章、洪州”,因“南方昌盛”、“昌大南疆”而得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篇传世千古的《滕王阁序》让南昌名闻天下。

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 2018年被评为5A级景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南昌的发展却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或许很少有人知道,新中国工业的五个第一: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军用摩托车、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第一辆轮式拖拉机、第一批海防导弹均是在南昌诞生的。

1954年7月3日,江西南昌,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首飞成功。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南昌有着这些光鲜艳丽的光环加身,但是在近几年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却显得有些落后了。细看长江中游四大省会城市,各城的经济增量均颇为可观。

然而,在中部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时候,与长沙、武汉、合肥等中部城市相比,南昌不仅没有占得先机列,反而慢了半拍、落在了后头。

长江中游四大省会城市GDP走势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 制图:城市地理局

2008年时,合肥南昌经济总量相当;但是过了10年,两者差距却越来越大了。增幅最大的合肥市,GDP从2008年的1664亿增加到2018年的7822亿,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合肥自身发展迅速之外,2011年合肥吞并了原巢湖市的两个区县有关。合肥发展之迅猛,可以说是狠狠地把南昌甩在了背后。

甚至连前些年不被看好的广西和贵州,也早已拥抱山水旅游产业和大数据,换道超车,走上发展的快速路。

这座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天下英雄城”美誉的城市,在现在发展中,似乎显得有些落寞,过去再多的历史荣耀,也终将成消散烟雨。

南昌的现在,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城市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南昌也不例外。深入分析南昌这座城市,会发现南昌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是痛在人才与教育。南昌作为江西省省会,且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离省内其他城市都不算太远,本应吸引省内各领域人才,形成八方合力之势。然而,现实中,江西省流出人数居高不下,在2017年的一份全国人口流动大数据分析显示,江西人口净流出数量全国第五!

首先最另江西人心痛的是,江西虽然有103所本专科院校,位居全国12,但至今没有一所985高校,甚至近年来教育部推出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江西仍然未有一座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仅有南昌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唯一的211高校,为江西人才输出做着重要贡献。图片来源于网络

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唯一的211高等院校,显然满足不了江西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所有,每年高考高分学子都不得不离开江西,前向更高教育水平的高校奔去。高水平高校数量多,学子们留在省内学习的几率就更大,这和湖北有7所、江苏拥有11所211院校形成巨大的反差。

其次,江西是唯一一个毗邻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海西经济圈的省份,同时湖南湖北还有长湘潭经济圈、武汉大都市经济圈,在南昌都市经济圈尚未强大之前,人才大部分都去了周围省份城市工作。南昌未能避免被周围经济高地“虹吸”的命运。

江西人才流向图:赣南去了珠三角、赣州去了福建、赣西人口往长沙跑,赣西北去了武汉、赣东北则去了长三角。

二是痛在产业。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分析说,南昌弱,弱在反映发展后劲的工业经济“体量不大、龙头不强、集群不多”。似乎说到南昌的产业,大家脑海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南昌之前确实没有一个能引以为傲的发展产业,或者说南昌没有大产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相比周围省会城市,武汉的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全国知名,合肥平板显示产业、长沙的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均是省内的标杆龙头。

南昌市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南昌的痛处就在于经济体量小、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动力不强,传统产业优势的逐渐丧失,新动能长期缺位,导致了南昌经济增长乏力,后劲不足。

三是痛在交通。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南昌乃至江西的交通弱就若在铁路方面,尤其是高速铁路。虽然南昌拥有继京津城际铁路后的全国第二条城际铁路——昌九城际铁路,但昌九城际最高时速只有200km/h。在其他周围省会城市早已拥有“十”字型甚至“米”字型高铁枢纽时,江西似乎显得更加落后了。

看看湖南,京广高铁早于2012年底全线开通,京广高铁连接了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地区,将我国的北京、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城市连接起来,形成城市快速通道。

而江西呢,江西目前仍然没有贯穿南北的高铁大通道,仅有东西贯穿的沪昆高铁。从江西省最北端的到江西省最南端,最快也需要8个小时。更为可笑的是,南昌南下广州,需要借道湖南,经沪昆客专、京广客专才能到达广州。

昌赣高铁线路图,全长约416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2019年)年底,昌赣高铁即将通车,届时将结束南昌到赣州无动车、无高铁的尴尬局面,但是南昌直下广东,还得等到2021年赣深高铁(赣州至深圳,在建)正式通车才能实现。

南昌的未来,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发展中掉队的南昌,好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南昌发展之路,在于借鉴贵阳“换道超车”。

在产业上,南昌已经大力实施“强攻产业、决战工业”战略,聚焦绿色食品、现代轻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实施提升工程。同时重点打造以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国产大飞机C919,四分之一是南昌制造

另外,南昌抓住互联网信息新技术,无中生有发展了VR产业。江西省领导曾说过,“新经济不嫌贫爱富,谁拥抱新经济,新经济就青睐谁;谁对新经济熟视无睹,新经济就远离谁”。2016年,南昌官方宣布正式启动VR产业六大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国家虚拟现实产业创新中心。

2018年10月世界VR产业大会期间,在南昌红谷滩新区,“VR让世界更精彩 江西让VR更出彩”的标语

2018年10月,第一届世界VR产业大会在南昌召开,大会由中国工信部、江西省政府联合主办,大会邀请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GeorgeSmoot)等国内外VR领域专家和人才参与讨论。“抢道”之后的南昌,火力全开。大会期间,共签约项目108个,投资总额351.1亿元。

在经济发展方面,虽然南昌乃至江西的经济总量偏小,但是增速却毫不示弱。2018年,江西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198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实现了8.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

在交通区位上,南昌也在努力弥补。在《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中,未来江西将建设干线铁路项目25个,全面拉近南昌至各设区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距离。

江西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图片来源:江西省发改委

在人才方面,南昌也正在加速聚集。仅2018年,南昌出台“人才新政”22条,制定配套细则34个,人才落户超万人。同时实施“洪”字号系列人才计划,引进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137人次,柔性引进院士40人。在“住房不炒”和“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政策的调控下,大量抑制投资需求,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平稳,楼市需求回归居住本质。

大南昌都市圈,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城市经济圈方面,南昌也已经规划以南昌为核心,以赣江新区为引擎,以九江、抚州为支撑以一小时交通时空距离为半径,联动丰樟高、鄱余万等周边县市,打造融合一体发展的大南昌都市圈。如何真正发挥大南昌都市圈的作用,就得看南昌具体如何把握了。

南昌“天下英雄城”形象标志

南昌

正在以崭新的姿态

奋力谱写天下英雄城发展新篇章

相信南昌、相信江西

会拥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城市地理局”原创首发,欢迎您的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手游复古传奇维护说明是什么?维护期间游戏如何进行?
欧路词典|英汉-汉英词典 duties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