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卢文书(1) 在尼雅遗址中出土的数以万计的文物中,最有价值、最为珍贵的,是大量的佉卢文书。佉卢文书当初,斯坦因发现尼雅之前,敦煌藏经洞...
来源:雪球App,作者: 第四次产业革命,(https://xueqiu.com/2234819592/254753615)
在尼雅遗址中出土的数以万计的文物中,最有价值、最为珍贵的,是大量的佉卢文书。
佉卢文书
当初,斯坦因发现尼雅之前,敦煌藏经洞还未被发现,但已有一些东方的古写本流入了欧洲,欧洲人最关心的就是,遗留在遥远东方沙漠废墟中的佉卢文书,到底还有多少?
让斯坦因大感意外的是,进入尼雅的第一天清晨,他就捡到了3块木版文书。而在接下来的这一天里,他又获得了几百片,有些甚至是成批的被封存在陶罐中的。其数量之多,超过了以前人们所知的这类文书的总和,这让斯坦因欣喜若狂。
这些带字的木版文书,是用大小合适的两片木版对合在一起,一端削成方形,另一端削成尖状,靠尖端处凿出穿绳孔可以捆绑,外面隆起处凿出槽,用于押印封泥。
文字写在底下木版光滑的内面,上片起到保护作用,文字内容过长时,也可以书写在另一片的木版上。书写的文字,字形过度弯曲,书写形式从右至左,发音无定准。人们曾叫它“驴唇文”,学术界称其为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带使用,1至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使用。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它本身也没演变为其他文字,可谓是“绝种”的文字。
直到18世纪末,考古工作者才终于在中亚希腊化王国巴克特里亚钱币上见到了这种文字,19世纪时才能勉强解读。目前世界各地所收藏的佉卢文文书,绝大多数出自尼雅,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经斯坦因之手经识读,这些文书上记载的是尼雅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事纠纷、起誓断案,到政治军事、国际往来,无所不包。这对古代历史和社会制度的研究,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佉卢文是我国新疆地区最早使用的民族古文字之一,又名“佉卢书”、“佉楼书”。佉卢文是梵语“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这一名称出自古代的佛经译本,意思是“驴唇”。相传,佉卢文是古代印度一位叫“驴唇”的仙人创造的,这位仙人形象古怪,就如同仓颉有四只眼睛一样,因此这种文字得名为“驴唇文字”。
佉卢文是一种拼音文字,书写时从右向左横向写,字母不连写,字与字之间也没有间隔,一般都是草体。佉卢文的字母是由腓尼基文字的东方支系——阿拉米字母派生而来的。
佉卢文书写的语言并不是“佉卢语”,而是印度的俗语。它跟我们常常提到的梵语有一定的关系,其实俗语和梵语类似于我们的白话与文言的关系,梵语是印度的标准语,而俗语是大众的日常用语。
在我国境内,有两种佉卢文字系统,一种是表示于阗语的佉卢文,另一种是表示鄯善语的佉卢文。在新疆发现的佉卢文资料,主要有这四种:国王的敕令;官方与私人的信札;各种契约手卷;少量的户税薄籍。
佉卢文最先传到了于阗,但是于阗使用的语言并不适宜用佉卢文,所以佉卢文在民间并不通行,只在贵族和宗教人士之间使用。而佉卢文在鄯善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现在发现的佉卢文献,大多属于鄯善王国。至于佉卢文为什么会在印度消失,而又在新疆地区流行起来呢,这始终是个谜。
在新疆的尼雅的贵族之间和鄯善国广泛使用?
佉卢文也叫“佉卢书”、“佉楼书”。佉卢文是梵语“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该名出于古代佛经译本,意为“驴唇”。相传,佉卢文是一位古印度叫“驴唇”的仙人创造的,他形象古怪,文字因名“驴唇”。后经学者考证,佉卢文最原始的意义其实是“像驴唇形状的文字”。佉卢文字是一种音节字母文字,由252个不同的符号表示各种辅音和元音的组合,从右向左横向书写,一般用草体,也有在金属钱币上和石头上的铭文。
佉卢文最早起源于古代犍陀罗,是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原文为Kharosthi,全称“佉卢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使用,公元1—2世纪时在中亚地区广泛传播。公元4世纪中叶随着贵霜王朝的灭亡,佉卢文也随之消失了。
18世纪末佉卢文早已经成了一种无人可识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国学者普林谢普探明了佉卢文的奥秘。但是问题在于公元3世纪时,伴随着的贵霜帝国的解体,佉卢文在产生它的印度衰落了,却突然又在古代西域的几个国家流行了起来,并成为当时的国语。到5世纪左右,佉卢文就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使用,成为一种死文字了。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文字,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在东汉末年,伴随着贵霜王朝的日趋瓦解,贵霜难民迁入塔里木盆地,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
学术界有这样的一个推论:印度、伊朗和欧洲人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一种语言,它有着同一个祖先,被称为雅利安人,这种语言就是雅利安语。
雅利安人内部曾产生过分裂,一支迁到希腊和意大利,一支迁入伊朗高原,还有一支到了印度。在尼雅遗址发现了佉卢文,就说明雅利安人向东方迁到了塔里木盆地。
有专家认为,使用佉卢文的时期正是佛教发展的时期,有许多佛经是用佉卢文记载的,并通过丝绸之路向中亚和中国西部流传。有意思的是,这种古老的文字传播到了塔里木盆地时,深受东方文明的影响,变成了书写在胡杨板上,然后像汉简一样穿洞后用绳子捆扎,再用东方泥封印来防止泄密,只不过上面的图形是西方的。
斯坦因发现的正是这样的文字,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尼雅他会发现这么多的佉卢文木牍。在他眼里,它们就是宝贝中的“宝贝”。于是,他把那些佉卢文木牍,小心翼翼地打包成捆,装在骆驼身上的箱子里,运回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他把这些木牍分别交给了英国和法国的两位语言学家,请他们解译。
然而,解译工作艰难地进行了30多年。30多年中,让不少学者感到有些郁闷的是,经过翻译转文,尽管人们能读懂这种古文字了,但他们要想明白其中的意义真是难上加难。他们还惊奇地发现,佉卢文只是当地人的宗教和官方语言,并不是本族的语言,就如同中国人会说英语,但英语并不是中国人的母语一个道理。
而这些佉卢文的内容也相当复杂,其中有佛教的经典,有税收、法律、公文、契约、诗歌、故事等,还混杂了中国、印度、波斯、罗马等诸多文明的元素,即使一位中西贯通的大师,也难以应付。据说,目前世界上只有屈指可数的人能读懂这种文字。
几年前,记者曾采访过中国北京大学教授林梅村,他告诉记者,他用了8年时间,像苦行僧一样面壁苦学,对它进行考证识读,才著成《沙海古卷》一书,书中翻译了部分佉卢文,给楼兰、尼雅文明增添了不少生动的细节。
30年后,当有关斯坦因爵士在中国发现佉卢文书籍出版后,佉卢文仍然十分神秘,尽管可能是一把解开尼雅诸多秘密的钥匙,它却解不开关于尼雅的秘密。尼雅人来自哪里?到哪里去了?尼雅如何建立起来?又如何衰退?还有人类文明的起源、传播之谜等至今无法可解。
类似这样的谜团,同样困扰着楼兰。林梅村告诉记者,楼兰出土的佉卢文,屡次提到楼兰国的大月氏人,他们原来属于贵霜王朝派驻鄯善的海外兵团,贵霜王朝覆灭后,他们无家可归,滞留楼兰,他们使用的佉卢文传入塔里木盆地,以后又传入中原地区,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通商和佛教用语,它当时在敦煌、洛阳、西安、楼兰都是很流行的。
然而,楼兰至今还有很多谜团被历史锁在那个空旷无比的荒漠里,让专家学者说不清楚的问题有:楼兰古城什么时候建的,又是何时废弃?楼兰地区雅丹等特殊地貌生态环境的变化和楼兰废弃有什么关系?西域长史治所在哪里?米兰古城、营盘墓地与楼兰故城有什么关系?还有很多很多的谜团,它们也或多或少地与佉卢文有关系。
死去的佉卢文充满了神秘色彩,给尼雅、楼兰留下的一个个谜团的解开造成了困难。尼雅、楼兰这些谜团何时能够解开?权且先让我们从一位尼雅诗人用佉卢文写下的诗篇中,去解读、感知他们曾经浪漫而富有理想的情怀吧:“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天文学、诗歌、舞蹈和绘画,世界有赖于这些知识……”
作者:朱耶伽罗
链接:网页链接
犍陀罗语一般被认为是一种Prakrit.(Wiki上中文对应叫法是“古印度土语”“俗语”) Prakrit这个概念似乎很松散,泛指了很多中中古印度雅利安语言,而且这些语言大多是各自发展的。
但是犍陀罗语有特殊的咝音和其他一些古老遗留似乎说明它的来源比较古老。也许是公元前5-6世纪之前就和吠陀梵语分支了吧。它保留了很多平原上人民已经改变掉的发音,就像近代的保留入声的晋语一样。
我这种外行人,是拿山西话vs北方中古汉语来比附犍陀罗语vs吠陀梵语的。在古时是一家么?也许很像,但是这个地区还是有自己的古方言。后来平原上人们越说越囫囵越简单,我们山里人还留着旧音。
但是是古语么?也不是。这样的话,姊妹关系还是衍生关系,似乎都不能精确总结她们的联系了。
佉卢文有不少来源说是阿拉米字母衍生来的。由此而来的脑洞就是:公元前6-5世纪波斯国泰民安,王任命的Indus总督和阿拉霍西亚总督赴任,商道通畅引来了帝国西境来的商人来搞印度贸易,慢慢他们好用的的手写方式就在本地流行了。
如果阿拉米字母-->佉卢文的看法靠谱的话,那从右向左的习惯也就不是问题啦。
婆罗米文字的起源就不懂了,似乎也是学界争议的地方。看出现的时间,有人认为是印度某国受到佉卢或者原装阿拉米文启发,自己搞出来的一个系统。我个人看好这个假说。如果很自主的发展,考虑了本族已有的书写习惯,那么转成从左向右,似乎也说的过去。
犍陀罗语(Gāndhārī)是古印度的一种语言,语系是古印欧语,但它的书写,是佉卢文(Kharosthi),佉卢文起源于腓尼基-阿拉米字(Aramaic),也就是说,它的话和字并不对应,举个例子就是,wo zai kan zhi hu,意思是中文,但写是用拉丁字母。犍陀罗这个国家大概存了一千年,灭亡是五世纪左右,犍陀罗语稍长点。
佉卢文是现存最早的古印度文字,它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是波斯推行阿拉米字的产物。后来向中亚传播,最主要的使用者,就是贵霜。但贵霜使用三种文字,除了佉卢文,还有希腊文,婆罗米文。
所以后来普林赛普破解它就比较简单,因为发现了大量贵霜双语金属币,只要读懂上面的希腊文,就可以推出佉卢文的意思,再根据佉卢文,就可以推出婆罗米文的意思。佉卢文在贵霜灭国后,就在起源地没了。但中国新疆的和田和龟兹用,一直到七世纪。最大的文物发现,就在尼雅遗址。
中国的佉卢文专家是北大的林梅村,世界上还有几个佉卢文专家,一个就是美国的Richard Salomon,网上有他讲座视频,可以看看。
还有就是Harry Falk,德国人,也是古印度语专家。我主要没时间,有时间可以把他们的精要汇总下。
编辑于 2020-09-16 13:36
在为期两天的考察中,学者们在王炳华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考察了当年斯坦因发掘过的N29、N4、N3、N2、N5、N8、N13等著名遗址点(遗址点的编号是斯坦因当年发掘时所编)。王炳华曾参加过1988年—1997年持续近十年的中日共同尼雅学术调查活动,对这些遗址点较熟悉,哪是衙署、寺院,哪是居室、厨房,哪是水池、葡萄园、羊圈,现在仍依稀可辨。一座几被沙海掩埋、废弃了一千多年的古城,鲜活地呈现在中外学者专家面前。尤其在出土佉卢文最多的N2遗址,学者们流连忘返,这些佉卢文,最大限度地揭示了当年尼雅,即汉时被称为精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面貌。
来自德国的年轻学者包世帆说,他正在编辑犍陀罗语的字典,也翻译犍陀罗语的经文、题记,这次来尼雅考察,把他研究的所有东西都激活了,一些很难的文字,比如讲“农田”的字,他怎么都弄不懂,这次来尼雅一看,一下就明白了。中外学者一起共同研究某一论题,对他启发很大。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网页链接{流沙坠简:从出土文书看古代西域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生活_澎湃号·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虽然楼兰和尼雅等小国最终归属了汉朝,但是他们在经济和文化上与希腊和印度世界的关系更为紧密。根据出土的佉卢文简牍,我们可以窥探塔里木盆地周边的楼兰国和尼雅国。
精密的绿洲农业
今天的尼雅遗址纪念碑
在经济上,出土佉卢文较多的是更为有名的楼兰国。在公元3-5世纪之间,当地正在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时期。国内的土地理论上都是由国王赐予,然后赐给私人所有。国王、大地主和寺庙是最大的土地持有人,他们的下面依附着大量的雇农和农奴群体。
在经济上,楼兰出产的农作物主要由小麦、大麦和葡萄。受制于沙漠环境,楼兰国的可耕地面积有限。所以出土的佉卢文书显示,每一次引水灌溉都会被官府的文献记录在案。也是由于土质较差,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楼兰国的土地面积不是按照见方来算的。当时的人会按照以种子播种量的多少来计算。因为只有合理用水,才能保护环境,保证绿洲环境的存在。西域的绿洲是当地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为了保护环境,同属西域的尼雅国在公元2-4世纪,推行了今天中国版图上最早的森林保护法。不论是谁,凡连根砍断树者,处罚马一匹!砍掉树枝者,处罚母牛一头!
由于早期的印欧先民都是牧民,所以各国经济中,都多多少少有着畜牧的成分。西域国家的牧群分为皇室牧群和私人牧群。皇室牧群的牲口里,牛和骆驼最为珍贵。牛一般用作祭品,而骆驼则是穿越沙漠的交通工具,有时还是用于交易的货币。因为骆驼在沙漠地区十分重要,所以西域国家经常将自己看来十分珍贵的骆驼,作为送给汉朝皇帝的礼品。
骆驼对于西域城市就如同船对于希腊城邦
石榴和谷物等作物在楼兰产量有限。但是由于得天独厚的水土条件,种植葡萄是有利可图的生意。汉语里的葡萄一词,根据发音和楼兰语的发音(potgonena)很接近。这个词则很可能和希腊文中的“Botrytis”有关系。佉卢文简牍中关于葡萄和酒的内容非常多,证明鄯善国饮酒之风盛行,连僧人和法师也普遍饮酒。可能是葡萄酒带来的眩晕,有利于僧人进入迷醉和幻想的状态。
这种酒在东土是十分珍贵的饮料。《三国志》曾经记载孟佗用一斛蒲桃美酒,买到了凉州刺史的官职。所以葡萄酒和马匹就如同汉地的丝绸一样,经常成为楼兰人的货币。面对汉地商贾,楼兰王甚至会直接收取丝绸作为过境税。
葡萄酒酿造是西域重要的经济产业
绿洲城邦经济
印度-希腊王国君主米南德一世的银币
由于同西方世界的长期接触,楼兰人采用的是希腊的货币体系与度量衡。比如希腊金币斯塔特、希腊银币德拉克马和波斯钱币达尼。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放贷和贸易时会采用以物易物。常见的借贷物主要是土地和粮食,而抵押物则无所不有,甚至也包括女人。
比如一个楼兰母亲将女儿卖给了一个书吏,并留下了这样的记载:
此乃关于女孩斯密蹉之字据,由书吏罗没索蹉妥为保存。兹于伟大国王、上天之子阿没笈伐迦陛下在位之11年2月12日。有一妇女,名莱毕没蹉及其子名钵祇多。彼等于饥荒之时愿将女孩斯密蹉卖给书吏罗没索蹉。给价为一岁骆驼一峰。莱毕没蹉及钵祇多现已收到该骆驼。另又给绵羊四头。故现罗没索蹉对女孩有权为所欲为,可以打骂、弄瞎眼、捆绑和送人。
西域出土的佉卢文书
双方在执政官元老毕特耶之面前达成协议。证人为司土凯地耶、督军僧凯、税监鸠罗吉耶、阿钵吉耶、凯布伽、莫伽多、蒙吉耶、莱钵多、沙门达马陀罗及司税凯托。此字据系由我、书吏耽摩色钵之子、书吏莫伽多奉诸执政官之命所写。其权限如生命一样长达百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西域国家的僧侣地位较高,所以他们经常广泛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从经商贸易,到买卖妇女和放高利贷,无所不为。由于有书写文字的技能,所以他们还经常充当公证人的角色。
早期的中亚佛教徒是一直参与商业活动的
西域各国间有这不同的矛盾,而且西域沙漠中游走着羌人或者匈奴人的盗贼。所以在楼兰等西域诸国,陆续组织了一些驿站和邮政系统。比如佉卢文文献上,楼兰人养了用于皇家事物和运送视使节的皇家骆驼。为了防止盗贼侵扰,楼兰和尼雅会给一些过境的商队与使者加派卫兵护送。
在古代的塔里木盆地,要往来于西域诸国,需要持有汉朝政府与魏晋驻屯军发放的“过所”。类似于今天的护照,上面有着个人的身份信息,以便各国官方人员和中原驻军核查身份。
汉代的通关符传
女性的社会地位
受到传统的印欧文化影响 女性在西域城市的地位不低
在西域世界,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从出土的佉卢文文书来看,女方可以决定收养或者出卖孩子,也可以外出打工获得收入。
楼兰国的妇女在母亲去世后,可以平分父母的财产。也可以作为土地继承人独立继承土地。甚至还能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将土地转手出售或者交换其他财物。一份尼雅遗址里出土的佉卢文书里,记载了这样的土地买卖案例:
一个名叫科塞纳耶的女子,用以地换地的方式,从湿加夷多那里购地一块。她可以用这块土地播种、农耕,也可以送人。虽然她的儿子们不赞成这项买卖,但是这笔交易得到了政府认可。皇家司书人和僧侣为她立下了有关字据,字据的有效期限为100年。
也由于印欧传统 西域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接近
婚姻中,女子拥有较多的决断权力。在婚前,男子也需要给岳父家送去被称为“赎金”的彩礼。日后即使夫妻离婚,夫妻也可以平分该笔财富。
由于古代西域人口较少,所以在婚姻中经常出现人口交换的现象。如果丈夫在婚后支付不起婚前许诺的彩礼,只要男女双方愿意,女方家长也不强求。但为了补充村落里失去的人口,补救方法是将婚内所生的女儿嫁回女方所在的部落,以示补偿。否则男方就要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著名的楼兰美女
除此之外,类似的人口交换经常出现在婚姻中。在两个男子之间,如果甲娶了乙的女眷,那么乙也会娶甲的女眷。比如在3世纪的楼兰,一名叫做舍利布多罗的法师将自己的养女湿舍特耶嫁给法师菩达伐摩为妻。而湿舍特耶的女儿布没那伐提耶,也嫁给了法师夷伐洛•阿塔摩。
由于西域的性风俗非常开放,换妻行为在魏晋时代的塔里木盆地也非常普遍。这不是随口说说而已的荤段子,而是切实受到字据证明与法律保护的合法行为。比如一个叫摩凯加的男人,就和一个区外之人订立了交换妻子的字据,并要如约履行。
如果出现了私奔与婚外情等情况,法律对于女方的惩罚明显轻于男性。而法律文书还明确提到,对妇女遭遇强奸问题的对策与指令,要求法官尽快处理问题。
尼雅遗址中的出土毛织物 上面的人物形象是印度式的
医学传统
尼雅遗址附近出土的古人遗骸
在医学上,西域诸国吸取了印度和古希腊的医学技术。比如在一件佉卢文木简上,写着这样的药方:
胡椒三达尼、薑一德拉克玛、胡椒二德拉克玛、tvaca一达尼、小豆蔻一达尼、 糖四斯塔特……
西域的很多药方和医学知识都来自印度
这个药方名叫“达子香叶散”,出自古印度。可以治疗面色苍白、慢性腹泻、暴怒和发烧。它能止呕吐、腹泻、腹部肿胀、肠胃气胀。在印度的医疗典籍《医理精华》与《医师本集》中都有记载。
但西域人却用希腊式的度量衡“德拉克马”和“斯塔特”来衡量成分,体现了希腊经济体系对塔里木盆地的渗透。
后来回鹘人进入西域,建立了若干个回鹘人的汗国。在回鹘文的医疗典籍《杂病医疗百方》中也出现了这个药方。此后的维吾尔族医学也继承了这些成果,从古印度和古希腊文化的余脉中获益。
表现古希腊医学的陶片
文化
于阗发现的雅典娜女神形象与希腊文化区的一样
由于希腊文化的辐射,奥林匹斯诸神也随着贸易进入了塔里木盆地。斯坦因在于阗发现的文书封泥,上面有雅典娜女神的形象。而这一形象,无疑来自于地中海之滨的希腊文化区。
佉卢文字母与英语字母的对照
受惠于印度和希腊文化,当地的贵族诗人们也用佉卢文泼墨挥毫,创造了非常不同于中原风格的诗文:
大地不曾负我,须弥山和群山亦不曾负我,负我者乃忘恩负义之小人。
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天文学、诗歌、舞蹈和绘画。
世界有赖于这些知识。----尼雅遗址出土佉卢文第514号简牍
原标题:《流沙坠简:从出土文书看古代西域国家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契约勇士新手上手指南kta什么品牌(ktzegna什么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