挾的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頰切頁碼第401頁,第30字續丁孫
挾俾持也。从手夾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羊帖反頁碼第965頁,第2行,第2字述
俾持也。從手夾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胡夾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2387頁,第3字許惟賢第1037頁,第5字
挾俾持也。
段注俾持,謂俾㚒而持之也。《亦部》㚒下曰:盜𥨸褱物也。俗謂蔽人俾㚒。然則俾持正謂藏匿之持。如今人言懷挾也。《孟子》挾貴,挾賢,挾長,挾有勳勞,挾故。此皆本義之引申。音胡頰切。若詩禮之挾矢,《周禮》之挾日。音皆子協反。挾日,干本作帀日。《左傳》作浹。謂十日徧也。禮注。方持弦矢曰挾。謂矢與弦成十字形也。皆自其交會處言之。古文禮挾皆作接。然則接矢爲本字。挾矢爲叚借字與。
从手。㚒聲。
段注各本作夾聲。篆體亦从二人。今皆正。从二入。以形聲中有會意也。胡夾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俾持,夾持也。接挾當作接匝。
錢一俾持者,夾持也。接挾當作接帀(?)。當作从手夾聲,段改為㚒聲,非也。古多假俠為之,如《孟子》「俠貴」、「俠賢」是。
錢二从手夾聲。
白话解释挟,下人扶持主人。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夹”作声旁。
挾字的相关索引#书籍索引1汲古閣本第792頁,第12字2陳昌治本第1011頁,第3字3黃侃手批第761頁4說文校箋第527頁,第2字5說文考正第475頁,第5字6說文今釋第1744頁,第5字7說文約注第2946頁,第3字8說文探原第5896頁,第2字9說文集注第2534頁,第4字10說文標整第315頁,第13字11標注說文第504頁,第17字12說文注箋第4185頁,第2字13說文詁林第11762頁【補遺】第17793頁14通訓定聲第601頁,第3字15說文義證第1044頁【崇文】第4173頁16說文句讀第1716頁17章授筆記第492頁,第7字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36頁,第3字19古字釋要第1110頁,第5字
电影《寒战1》的结局是什么?手机屏幕是越大越好使吗